主頁 | 要聞 | 華州點滴 | 僑社新聞 | 財經 | 美國新聞 | 臺灣新聞 | 香港新聞 | 中國新聞 | 綜合新聞 | 華州郵報
醫藥 | 女性新知 | 資訊科技 | 運動新聞 | 文艺副刊 | 生活時尚 | 綜合娛樂 | 工商消息 | 西雅圖新聞報系簡介與聯繫方式
NASA新掌门人上任 举措引人关注 马斯克又将是最大受益者?
艾萨克曼会开多种军用飞机,水平之高可以当假想敌飞行员参加大型演练
(观察者网)NASA新掌门人确认了,正是马斯克的富豪挚友贾里德�艾萨克曼。
这位完成太空行走、荣登《时代》封面的宠儿,其曾经拥有的军用飞机机队规模甚至足以让诸多国家的空军相形见绌。
他的走马上任,无疑引发了众人的遐想:他是否会首先挑战NASA现有的重磅项目——太空发射系统(SLS),又将如何处理与中国的航天合作?他是否会利用公职为马斯克输送利益?这些问题,构成了新局长上任后的巨大悬念,也决定着NASA的未来走向。

阿尔忒弥斯计划之柱
——SLS 重型火箭的命运几何?

作为美国重返月球的宏伟蓝图,阿尔忒弥斯计划承载着美国探索太空的无限梦想。然而,回顾其推进历程,不难发现计划中存在的低效、混乱与节点不可控的问题,令人不禁质疑其管理与执行的有效性。
SLS重型火箭,作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核心载具,承载着将宇航员和设备送往月球的重任。然而,这一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屡屡遭遇技术难题与预算超支。高昂的制造成本、复杂的工程设计以及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使得SLS项目进展缓慢,发射时间一再推迟。这不仅影响了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整体时间表,也引发了对NASA项目管理能力的质疑。
艾萨克曼上台,或将成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的转折点。他可能会对现有的SLS项目进行彻底审查,评估其在成本效益与技术可行性上的实际表现。基于商业火箭如SpaceX的星舰(Starship)在推力、载荷能力及可重复使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艾萨克曼有可能提出以商业火箭替代SLS的大胆构想。
然而,尽管星舰拥有雄心勃勃的技术规格,其实际进展尚未达到取代SLS的水平。截至2024年,星舰仍处于测试和迭代阶段,尚未完成所有必要的认证和任务准备。星舰的设计推力约为1600万磅,远超SLS Block 1的880万磅,理论上具备将超过100吨的载荷送入地球轨道的能力。然而,要实现星舰完全取代SLS,还需克服诸多技术和运营上的挑战。

冰封的合作关系
——沃尔夫修正案能否解冻?

艾萨克曼作为一个长袖善舞的精明商人,先前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表明跟中国的商业联系和政治态度。上任局长后,站在聚光灯下的他,将不得不公开立场。
长期以来,沃尔夫修正案(Wolf Amendment)的存在,使得NASA与中国的双边合作受到了严格限制。这一修正案自1989年颁布以来,禁止NASA与中国政府及其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美国称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敏感技术的泄露和维护国家安全。这一政策在冷战结束后依然持续存在,主要因为美国对中国在军事和高科技领域迅速崛起的深切担忧。
随着全球航天竞争的加剧和商业航天的兴起,艾萨克曼作为NASA局长,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一政策,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开辟新的路径。然而,调整沃尔夫修正案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挑战。

利益的天平
——是否会向SpaceX倾斜?

艾萨克曼与马斯克可以说是互相成就,马斯克送艾萨可曼上天,艾萨可曼是马斯克的最佳代言人,并且,艾萨可曼可是预定要亲自乘坐星舰上天。在这种背景下,艾萨克曼与SpaceX的紧密合作关系,可能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协同机会。他作为首个全平民太空任务Inspiration4的发起人和指挥官,已经展示了其在商业航天项目中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
这种合作基础,使得艾萨克曼在推动NASA与SpaceX的进一步合作时,能够更加顺利地协调资源和技术。例如,SpaceX的龙飞船(Crew Dragon)在商业载人飞行中的成功,为NASA提供了可靠的载人航天解决方案,减少了对传统承包商的依赖。
然而,过于依赖单一商业伙伴,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尽管SpaceX在商业航天领域表现出色,其项目进展仍受制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商业航天市场出现波动,或者SpaceX在未来项目中遇到重大技术问题,NASA可能需要迅速调整战略,以避免任务延误和资源浪费。此外,过度倾斜支持SpaceX,可能会削弱其他航天承包商的竞争力,导致NASA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过程中,艾萨克曼可能会倡导更加灵活和激励性的合同模式,鼓励更多私营企业参与到NASA的项目中。这种策略有助于降低发射成本、提高效率,并促进技术创新。
总之,艾萨克曼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SpaceX松绑,尤其是在法则和监管的条条框框上放宽限制,确保SpaceX快速迭代,但也不太可能会让SpaceX一家独大——跟SpaceX的合作关系需要谨慎管理,以避免潜在的依赖风险和竞争失衡。






Copyright © 2002-2022 Chinese Seattle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