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要聞 | 華州點滴 | 僑社新聞 | 財經 | 美國新聞 | 臺灣新聞 | 香港新聞 | 中國新聞 | 綜合新聞 | 華州郵報
醫藥 | 女性新知 | 資訊科技 | 運動新聞 | 文艺副刊 | 生活時尚 | 綜合娛樂 | 工商消息 | 西雅圖新聞報系簡介與聯繫方式
中国传统晶片被指威胁美经济安全 分析称北京尚未自给自足
中国晶片制造业在美国近来频频针对下遇强则强,正在积极扩展传统晶片产能。有西方学者警告,过度依赖中国制造的传统晶片将威胁美国经济安全,但另有分析指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目前还无法自给自足,尤其在高端晶片领域仍打不破技术封锁的瓶颈。
传统晶片在业界又称成熟制程晶片,一般指28纳米以上制程的晶片,应用在消费电子、汽车及医疗设备等。科技咨询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资深半导体产业分析师曾冠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国在传统晶片领域确实占有重要位置,主要供应商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和合肥晶合等。
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师钟映庭指出,自从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先进制程设备实施限制后,中国晶圆厂将重点转向扩大28纳米及以上的产能。这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晶圆厂(包括海外公司在中国的基地)去年约占全球传统晶片产能的35%,这一比例到2027年预计将超过45%,位居全球之冠。
这也引起西方学者质疑中国传统晶片是否产能过剩,有人更抛出中国威胁论。
《晶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警告,冠病疫情期间的晶片荒已凸显传统晶片的重要性,美国制造业基础如果更加依赖中国制造的半导体,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安全风险。他去年6月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官网发布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需要确保在美国及友好国家所生产的传统晶片有可靠供应,同时限制对中国制造晶片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领域。”
今年1月,米勒在川普就任美国总统前夕再度发声,指北京的产业政策使它在电子元件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提醒西方过度依赖中国制造的显示器和印刷电路板等会面临风险。
自中美晶片战打响以来,华盛顿将北京视为先进半导体领域的战略竞争对手,并拉拢日本、韩国、台湾和荷兰等一起围堵。
去年12月,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制造的传统晶片启动301条款调查,这项调查将在一年内完成,可能为重返白宫的川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铺平道路。
曾冠玮直言,调查往往是制裁的前奏,中国传统晶片市场或许将面临新一轮贸易压力,关键在于制裁的力度和时程。在中国晶圆厂持续扩充产能的背景下,他预判,美国若采取实质制裁令中国半导体产业承压,海外市场渠道一旦受阻,将使中国国内市场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

Copyright © 2002-2022 Chinese Seattle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