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要闻 | 华州快讯 | 财经信息 | 美国 | 台湾 | 香港 | 中国 | 亚洲
西雅图新闻 | 休闲保健 | | 体育新闻 | 娱乐频道 | 工商消息 | 西雅图新闻报系简介与联系方式
中国电动车在国内几乎卖1辆亏1辆 在泰国却能盈利?
提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国内舆论基本上一片叫好,再加上近几年出海之势如火如荼,不乏观点认为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已能拳打德国大众、脚踢日本丰田,走上巅峰指日可待。
不过,若看数据,实际情况可能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想象。
根据GlobalDate近期公布的数据,在2024年全球汽车销售排行榜中,日本的丰田集团以1080万台的销量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德国大众集团以903万台位居第二,韩国现代集团排名第三。而我们中国的车企,比亚迪集团近几年势头凶猛,但也排在斯特兰蒂斯集团之后占位第五,销量427万辆,不及丰田或大众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团销量333万辆,虽相对较少,但是首次冲进榜单前十,离第九的日产集团仅差2万辆。
也就是说,眼下,若看增速,确实,中国的新能源车企高歌猛进,那些老牌巨头渐呈颓势;但看总量,我们离前三甲还有一段路要赶。
在榜单之外,我注意到,“全球销冠”丰田去年全球销量下跌3.7%,其中,看具体地区,在华销量继续下滑6.9%,这应也是其让麾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独资落户上海的原因之一,试图借复刻特斯拉之路挽回市场,当然能否走成另说;而在日系车企的“根据地”——泰国,丰田去年销量下降17.1%。看似大跌,但考虑到受困于经济复苏乏力、家庭债务高企,泰国去年的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丰田这业绩,放在一众品牌里也许还能自我慰藉“少亏当赢”。
看新闻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大有“攻城略地”之势,丰田的地位多大程度上被“动摇”?与此同时,它又采取了哪些反击之术?我去泰国时顺带调查了一番,了解到一些情况。
价格战在泰国遭遇“水土不服”
如果站在泰国街头数路上来往的汽车品牌的话,出现得最频繁的牌无疑是日本丰田,来往的10辆车里得有七辆是它的,剩下的名额由日本本田、韩国现代等车企瓜分,中国的汽车品牌并不多见——我在泰国街头只见到过上汽名爵、比亚迪、哪吒和江淮。
2023年,日系品牌在泰国的汽车市场占有率仍然高达78%。但就细分的纯电动车类别来看,目前中国品牌占据了89%的市场份额;除了上述见到的四个,目前在泰国销售的中国新能源品牌还有长城、奇瑞、长安、埃安等。
这种市场格局,中国人可能会觉得熟悉,很像十多年前的国内市场;日系品牌应该也清楚未来泰国市场会发生什么,因为这一切都已经在中国市场发生过,而且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要比十年前强太多了。
于是,泰国的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件事:日本汽车厂商利用在泰国的政治影响力,要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提高售价,以“维护汽车的市场价格”。
在国内,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此起彼伏的价格战获得了快速发展。每次新能源汽车发动价格战时,传统燃油车品牌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调,使得中国市场的汽车价格不断下探。
这一举动马上触动了已是泰国汽车市场主流的日系品牌的敏感神经——中国车企这么干,会把泰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价格打下来,既影响自己的利润,也将导致市场份额重新洗牌。于是,日系品牌想到了这一招,动用其在泰国的政治影响力,要求中国新能源品牌提高售价,以“保护市场”。最终,中国的新能源车品牌半推半就地提高了终端销售价格。这导致中国车企面临着一种奇特的状况:同样的车子,在中国本土是卖一辆亏一辆,在泰国是卖一辆赚一辆。日系车企的这种市场干预方式,对于中国品牌乃至国内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因为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厂家和经销商们什么花样噱头都玩过,而政府基本上不会直接干预定价——即使一轮轮的价格战导致传统汽车国企损失惨重。
Copyright © 2002-2022 Chinese Seattle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